前段时间在VPS上弄google conference bot.找到一个python的,还算是比较成熟的。但自己作了如下修改:增加calm指令,使得系统能够屏蔽某些人的话,但他仍然可以收到群的消息。这个我用得上。原先大约一两天就会崩溃,查找原因后发现是bot不断重新连接,然后,系统资源占用过多,可能达到六七百兆,而我的vps只是128M的独占内存。这次,修改了代码后已经基本稳定了。
准备将conference bot移植到google app engine上。目前,进度还只进行到一半,要对架构作比较大的变动。
现在,twitter已经改由google talk来发送及接收了,感觉良好。大家可以通过 https://www.tweet.im/ 进行设置,支持oAuth。
再就是,今天发现google app engine的appspot.com 已经无法访问了。建议大家使用自有域名,加普通http代理访问。我现在就用三级域名对google的相关服务进行设定。
现在还没发现什么好用的手机上的google talk client。有的话,大家推荐下。
最后,扯下,这次奥巴马访问在汇率问题上的谈判并没有失败,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多找找资料,就知道究竟是怎么交易的了。
星期二, 十一月 10, 2009
星期六, 十一月 07, 2009
联通下一步策略猜猜猜
应该说,联通出了iphone这张牌不是太成功,至少目前没什么人买单。当然价格是一方面,用户体验更是一方面。
联通在用户体验方面一直不如移动。用大家的说法,其实价格差不了太多,但移动信号好,打10086也比较方便,很少出现要等很长时间没人接的情况。移动的营业厅也比联通的多。其实更重要的:移动经常做活动,像充话费送话费,买手机送话费之类的,算起来甚至移动的资费甚至有可能比联通的低。
对于所谓的"高端"客户的特点:"钱多人傻",我个人不是太赞同,这些人可能对资费不是太敏感,但也不是一点不敏感,曾经不是出现过有人手机上网花了数千块钱后告移动的么,那位我记得也是高端客户哦!对于这点,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都使用包月套餐来吸引这些客户。但我们看到,联通目前套餐的资费特点是资费类似,不过全国漫游接听免费,对那些经常漫游的人来说更加方便,但对那些漫游较少的人来说,可能资费会高于移动。不过,我们知道,多数高端用户一方面是比较怕麻烦,怕到营业厅办理业务要老长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担心号码变更,对自己的日常业务产生影响,因此,在目前资费类似的情况下,转网的人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
对于联通对WCDMA的态度,我个人并不是太满意。个人坚持,联通并没有努力发挥WCDMA 3G网络的优势。联通一直坚持,WCDMA这个最为广泛使用的网络拥有大量的终端。并且,终端的质量及价格要比移动的TD-SCDMA的更为合理。在这里,我想问联通几个问题:
第一、3G网络在语音通话质量上跟GSM比有什么优势么?
第二、视频通话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在使用数据时,用户最担心的是什么?
第四、有多少人在国际漫游时使用数据业务?
第五、联通对自己的3G覆盖有信心么?
第六、iphone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下面做一些解释,对第一个问题,3G网络在语音通话方面的优势是容量较大,能够支撑更多的用户。不过,覆盖的范围要小于2G的GSM,特别是GSM的900MHz频段。在这里,我的总结是,在网络基站堵的时候,你用联通的WCDMA可能仍能打通电话,不过,我们日常有多大的几率遇到基站话务量过大呢?
对第二个问题,在全球范围看,视频通话占不到总通话量的10%。许多人只是因为好奇而使用视频通话,甚至,iphone都无法使用视频通话。
对第三个问题,由于没有很好的提醒机制,加上许多时候超出套餐的流量非常贵,所以大多数人在使用数据业务养成了定期查询剩余流量的习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在公车上聊QQ而不是浏览网页。
对第四个问题,目前国际漫游时的数据业务相当地贵,甚至有人在出国时都不敢用手机收发邮件,更不用谈上网浏览了。(资费基本上是按当地无套餐资费加10%计算,而且一般不设封顶的。)
对第五个问题,我要说的是,许多人认为:联通的3G很不稳定,在许多没有3G的地方只有GPRS使用,都用不上EDGE。当然,联通还在努力地增加基站,估计一段时间后会有改观。
对第六个问题,iphone的硬件特性决定它的联网性能。如果你只是用iphone,那么那些简易型的手机就能满足你。但是,如果你用iphone来上网开网页、玩线上游戏、收发邮件之类的应用你会发现iphone是台好机器。
对联通的建议,增加无限流量套餐,3G网络本来就是用来上网的,而目前的按流量计费、按时间计费什么的都太过复杂,对于手机这种随身携带的机器,不限时间、不限流量才能比较好地满足客户体验,才能真正刺激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真正发挥WCDMA 3G网络的优势。否则,即使是数G的数据套餐,大家还是会担心是否会超过流量而不敢随意上网,而这则降低了客户对网络的评价。
最后,谈些纯粹自己的看法:国外许多运营商针对iphone都可以配套无限流量套餐,估计当年苹果进入大陆之时也谈到这个问题,毕竟,无限流量套餐能大幅提高用户对iphone的评价。但无限流量对联通的意义在于:数据业务是3G的核心,如果大家不敢使用数据业务的话,上3G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数据业务变得成熟,拥有大量的用户群的话,联通的优势就会真正体现出来。否则,在现在大家都只用手机聊QQ的情况下,跟移动的EDGE比根本体现不出优势。PS:如果联通推无限流量套餐的话,估计会在200-300左右的价格区间推出这项业务。如果配合上无限流量套餐的话,估计iphone的水货机市场会大幅萎缩。而且,在高端上网手机市场中,移动几乎没有几款像样的终端可以应对。
联通在用户体验方面一直不如移动。用大家的说法,其实价格差不了太多,但移动信号好,打10086也比较方便,很少出现要等很长时间没人接的情况。移动的营业厅也比联通的多。其实更重要的:移动经常做活动,像充话费送话费,买手机送话费之类的,算起来甚至移动的资费甚至有可能比联通的低。
对于所谓的"高端"客户的特点:"钱多人傻",我个人不是太赞同,这些人可能对资费不是太敏感,但也不是一点不敏感,曾经不是出现过有人手机上网花了数千块钱后告移动的么,那位我记得也是高端客户哦!对于这点,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都使用包月套餐来吸引这些客户。但我们看到,联通目前套餐的资费特点是资费类似,不过全国漫游接听免费,对那些经常漫游的人来说更加方便,但对那些漫游较少的人来说,可能资费会高于移动。不过,我们知道,多数高端用户一方面是比较怕麻烦,怕到营业厅办理业务要老长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担心号码变更,对自己的日常业务产生影响,因此,在目前资费类似的情况下,转网的人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
对于联通对WCDMA的态度,我个人并不是太满意。个人坚持,联通并没有努力发挥WCDMA 3G网络的优势。联通一直坚持,WCDMA这个最为广泛使用的网络拥有大量的终端。并且,终端的质量及价格要比移动的TD-SCDMA的更为合理。在这里,我想问联通几个问题:
第一、3G网络在语音通话质量上跟GSM比有什么优势么?
第二、视频通话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在使用数据时,用户最担心的是什么?
第四、有多少人在国际漫游时使用数据业务?
第五、联通对自己的3G覆盖有信心么?
第六、iphone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下面做一些解释,对第一个问题,3G网络在语音通话方面的优势是容量较大,能够支撑更多的用户。不过,覆盖的范围要小于2G的GSM,特别是GSM的900MHz频段。在这里,我的总结是,在网络基站堵的时候,你用联通的WCDMA可能仍能打通电话,不过,我们日常有多大的几率遇到基站话务量过大呢?
对第二个问题,在全球范围看,视频通话占不到总通话量的10%。许多人只是因为好奇而使用视频通话,甚至,iphone都无法使用视频通话。
对第三个问题,由于没有很好的提醒机制,加上许多时候超出套餐的流量非常贵,所以大多数人在使用数据业务养成了定期查询剩余流量的习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在公车上聊QQ而不是浏览网页。
对第四个问题,目前国际漫游时的数据业务相当地贵,甚至有人在出国时都不敢用手机收发邮件,更不用谈上网浏览了。(资费基本上是按当地无套餐资费加10%计算,而且一般不设封顶的。)
对第五个问题,我要说的是,许多人认为:联通的3G很不稳定,在许多没有3G的地方只有GPRS使用,都用不上EDGE。当然,联通还在努力地增加基站,估计一段时间后会有改观。
对第六个问题,iphone的硬件特性决定它的联网性能。如果你只是用iphone,那么那些简易型的手机就能满足你。但是,如果你用iphone来上网开网页、玩线上游戏、收发邮件之类的应用你会发现iphone是台好机器。
对联通的建议,增加无限流量套餐,3G网络本来就是用来上网的,而目前的按流量计费、按时间计费什么的都太过复杂,对于手机这种随身携带的机器,不限时间、不限流量才能比较好地满足客户体验,才能真正刺激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真正发挥WCDMA 3G网络的优势。否则,即使是数G的数据套餐,大家还是会担心是否会超过流量而不敢随意上网,而这则降低了客户对网络的评价。
最后,谈些纯粹自己的看法:国外许多运营商针对iphone都可以配套无限流量套餐,估计当年苹果进入大陆之时也谈到这个问题,毕竟,无限流量套餐能大幅提高用户对iphone的评价。但无限流量对联通的意义在于:数据业务是3G的核心,如果大家不敢使用数据业务的话,上3G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数据业务变得成熟,拥有大量的用户群的话,联通的优势就会真正体现出来。否则,在现在大家都只用手机聊QQ的情况下,跟移动的EDGE比根本体现不出优势。PS:如果联通推无限流量套餐的话,估计会在200-300左右的价格区间推出这项业务。如果配合上无限流量套餐的话,估计iphone的水货机市场会大幅萎缩。而且,在高端上网手机市场中,移动几乎没有几款像样的终端可以应对。
星期一, 十月 26, 2009
广东公布政府财务预算提示了我们什么
近来,通过一些热心人士的努力,广东省部分城市终于公布了其政府财务预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无其它省市的城市公布其政府财务预算,甚至,上海将其政府财务预算作为"国家机密"予以回应。
但是,对于投资商而言,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广东省告诉投资商:我们虽然商务成本比较高,虽然有很多地方不很完善,但是,我们不存在太多的隐性成本,你在本省开车的时候不用担心有人"钓鱼",我们政府是相当开放,只要有可能,都可以谈,也许不是很完美,但比人家连一口回绝要好上许多。So, So, 希望您在作出投资决定之前多多考虑你所要投资的地点是否合适。
星期五, 十月 23, 2009
山寨智能手机销量预计不乐观
目前,已经有海思,联发科,瑞星微三家已经或准备推山寨智能手机的方案,其中,海思的部分手机的成品已经出货。
经淘宝查询,海思的产品目前销价在800以上,多数在千元左右。不过,市面上也有少数用Marvell Monahans 的手机产品,销价大约比海思的高出百元左右。但系统是否稳定还无法确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千元左右存在大量水货手机,有许多是老外用淘汰下来的机子,但系统稳定程度目前也海思平台的山寨相比具体如何尚无结论。不过,这类机子的销量一直要比海思平台好。经销商也普遍愿意销售这类机子。
再,查了下海思的BOM,按华为的说法是在100美元左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3GS的BOM据说为179美元,不过含有16GB的闪存,多点电容触摸屏,高清显示屏,自动对焦摄像元件,这几样去除之后,也就110美元左右,而山寨在这两样上的投入只是零头,也就是说,二者实现类似功能的BOM相当接近,如果算上windows mobile的授权的话,山寨的投入还要更高,据传闻说是$30+。HTC当年签的协议价据说是相当优惠的,只是一个零头,而apple自产操作系统,虽然也要投入开发,但由于量大,平摊下来也不是什么大数字。只是目前山寨的系统一般认为都是盗版,也就是说,操作系统的授权费免了。
然后,我们发现淘宝上山寨智能的售价大约在1000元左右。而BOM而要近700元,算上厂商的利润、经销商的利润,其实并没有太多利润可言,而且,存货成本、开发成本,加上小的销量,山寨智能手机实在不乐观。
经淘宝查询,海思的产品目前销价在800以上,多数在千元左右。不过,市面上也有少数用Marvell Monahans 的手机产品,销价大约比海思的高出百元左右。但系统是否稳定还无法确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千元左右存在大量水货手机,有许多是老外用淘汰下来的机子,但系统稳定程度目前也海思平台的山寨相比具体如何尚无结论。不过,这类机子的销量一直要比海思平台好。经销商也普遍愿意销售这类机子。
再,查了下海思的BOM,按华为的说法是在100美元左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3GS的BOM据说为179美元,不过含有16GB的闪存,多点电容触摸屏,高清显示屏,自动对焦摄像元件,这几样去除之后,也就110美元左右,而山寨在这两样上的投入只是零头,也就是说,二者实现类似功能的BOM相当接近,如果算上windows mobile的授权的话,山寨的投入还要更高,据传闻说是$30+。HTC当年签的协议价据说是相当优惠的,只是一个零头,而apple自产操作系统,虽然也要投入开发,但由于量大,平摊下来也不是什么大数字。只是目前山寨的系统一般认为都是盗版,也就是说,操作系统的授权费免了。
然后,我们发现淘宝上山寨智能的售价大约在1000元左右。而BOM而要近700元,算上厂商的利润、经销商的利润,其实并没有太多利润可言,而且,存货成本、开发成本,加上小的销量,山寨智能手机实在不乐观。
星期日, 十月 18, 2009
人民币升值在即,大家做好准备了么
前段时间,<The Economist>提到人民币低估严重,认为应当对人民币升值。个人认为,这是在进行媒体造势。
紧接着,轮胎特保案,还有其后的几项贸易保护。个人感觉都是在施压。
前段时间,貌似基辛格访华,不清楚是否谈到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但似乎从现有情形看,大陆方面是接受人民币升值的。
如果升值的话,个人预期两年内对美元升值10%-20%。
紧接着,轮胎特保案,还有其后的几项贸易保护。个人感觉都是在施压。
前段时间,貌似基辛格访华,不清楚是否谈到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但似乎从现有情形看,大陆方面是接受人民币升值的。
如果升值的话,个人预期两年内对美元升值10%-20%。
星期三, 九月 30, 2009
针对功夫|网的DDos工具出炉
曾经写的第一版的代码不见了。最近网络狂差。所以,又重新写了份。
主要原理暂时不写:代码过几日再公布。
下载地址:http://rapidshare.com/files/286948980/dist.zip.html
md5:233d3360bf872fd4ffe77065120cd46c
用法:GFW.exe 起始IP 终止IP,起始IP到终止IP这个IP段建议在境外,否则没有效果。
例如:GFW.exe 74.125.0.1 74.126.0.1。
另,运行这个程序自己是看不到效果的。不过,如果有许多人运行。应该会对GFW有一定影响。
星期六, 九月 26, 2009
Android 有感
记得很多年以前,那个时候还没有Android。不过,当年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主要有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这里重点提Linux。在当时,Linux就很受技术人员的好感。不过,当年的Linux 手机主要是两大系列。Moto EZX与Qtopia。Moto Ezx没有开放底层的接口,如果你要开发应用,你就必须用Java。虽然后来有人搞了个openEzx,不过那只能算是Geek的一些小动作,兼容性不好,而且,很多机子需要刷机破解后才能安装程序——没人搞Ezx的签名。于是,在Ezx平台上开发的程序并不多。虽然当年Moto的"明"号称大陆销售最好的智能手机。
谈到Qtopia,事实上,Moto的UI很大一部分跟Qtopia有关系。Trolltech 当年搞了个QT Embeded,对应微软的Windows CE。正如早期部分手机基于Windows CE一样,Ezx的底层其实也用的Qt Embeded。而后来,微软出了Windows Mobile, Trolltech也随之推出Qtopia。不过,Qtopia的推广并不成功。貌似真正上市的机子也就一两款而已——估计跟授权费用有关。所以,Qtopia上的软件也是少得可怜。
到了Google时代,我不知道Google是否考虑过收购Trolltech。不过,现在我们知道的是,Google联合了一堆的厂家以及运营商,然后收购了一家公司,就是现在知道的Dalvik。在Dalvik原有代码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最后出了Android。而之后,Nokia就把Trolltech收购了。并最终把Trolltech的拳头产品QT的授权彻底改成了GPL。而不是原先的双重授权。
我在这里的想说的是,策略确实很重要。但对于小公司,又很难找到好的生存之道。而大公司,单一产品的亏损可以从其它产品弥补。当然,也许是Trolltech时机不当。
来自qzone的退信,主题发表失败
您发送的邮件:
> 日期:Mon, 21 Sep 2009 22:30:11 +0800
> 发件人:qzone-nonrep[email protected].com Mon, 21 Sep 2009 22:30:10 +0800创意品牌正在起步
> 大小: 2564 字节
无法发送到<280328748@qzone.qq.com >,原因是:[您添加日志的操作过于频繁,请稍候再试。].
很遗憾,您发往Qzone的信件没有能够成功发表,请重新尝试.
没明白什么意思。
> 日期:Mon, 21 Sep 2009 22:30:11 +0800
> 发件人:qzone-nonrep
> 大小: 2564 字节
无法发送到<280328748@qz
很遗憾,您发往Qzone的信件没有能够成功发表,请重新尝试.
没明白什么意思。
星期四, 九月 24, 2009
究竟移动上网设备要不要分离?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目前的手机设计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但由于大陆的低话费,导致在实际使用中手机最重要的功能仍是通话。虽然未来邮件可能将会成为继短信之后的一大Killer Application。
分析,对手机而言,大家需要的是通话质量,良好的待机及通话时间,适当的个头及重量,良好的键盘手感,稳定的信号。我很不喜欢高于130g以上的设计。自己通常只使用重量低于100g的手机。对于FM、MP3、摄像等功能,感觉使用率确实不高,而视频通话貌似在全球都不是太普及。对于手机QQ等应用,我主要关心手机究竟能上多久网?上网貌似耗电很厉害的说。
如果在手机中片面追求功能,很可能影响用户对手机的感知。例如,智能手机不但开机慢,而且耗电量也要大,个头也相对要大。
再,如果分离通话及数据应用。可能用户的体验会更好。对于大屏幕,手机上实现起来虽说难度不大,但手机个头大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而类似MID的设备则可以很容易拥有大个的屏幕、大容量的电池、不需要严格的防摔的设计、不过度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即便没电了影响也不是那么地大。加入WIFI等功能也容易。而且,可以使用高速的处理器以及大容量的内存,可以使用更功能更加强大的程序。举个例子,你可以携带一个简易版的手机以及一个类似PSP的东东。当然,那个类似PSP的东东也是具备3G网络接入能力的。这个需要运营商提供适合的流量方案。
分析,对手机而言,大家需要的是通话质量,良好的待机及通话时间,适当的个头及重量,良好的键盘手感,稳定的信号。我很不喜欢高于130g以上的设计。自己通常只使用重量低于100g的手机。对于FM、MP3、摄像等功能,感觉使用率确实不高,而视频通话貌似在全球都不是太普及。对于手机QQ等应用,我主要关心手机究竟能上多久网?上网貌似耗电很厉害的说。
如果在手机中片面追求功能,很可能影响用户对手机的感知。例如,智能手机不但开机慢,而且耗电量也要大,个头也相对要大。
再,如果分离通话及数据应用。可能用户的体验会更好。对于大屏幕,手机上实现起来虽说难度不大,但手机个头大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而类似MID的设备则可以很容易拥有大个的屏幕、大容量的电池、不需要严格的防摔的设计、不过度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即便没电了影响也不是那么地大。加入WIFI等功能也容易。而且,可以使用高速的处理器以及大容量的内存,可以使用更功能更加强大的程序。举个例子,你可以携带一个简易版的手机以及一个类似PSP的东东。当然,那个类似PSP的东东也是具备3G网络接入能力的。这个需要运营商提供适合的流量方案。
星期一, 九月 21, 2009
创意品牌正在起步
这年,创意T开始发展,不少人已经接受创意Tee的概念。像曾经的helloTee曾经在facebook没被ban之前在facebook上做过一些广告,当然,做广告的那些款型大多具争议色彩。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尚未在街上看到有人穿创意Tee的人。但是,创意品牌必然会对目前的中端品牌产生一定的影响。创意品牌的做法是产品多样,少量生产,通常需要通过网络销售,因为如果是在店面销售,那这个店面需要巨量的人流,而这样的店面成本是相当高的。
再,终于有消息称创意正在扩张,已经有高跟鞋采用创意概念来进行设计及生产了。但目前尚不清楚创意品牌究竟能走多远?再就是,消费创意的人群将会如何成长?但这都只是开始,要玩创意快跟上。
再,终于有消息称创意正在扩张,已经有高跟鞋采用创意概念来进行设计及生产了。但目前尚不清楚创意品牌究竟能走多远?再就是,消费创意的人群将会如何成长?但这都只是开始,要玩创意快跟上。
星期一, 九月 14, 2009
升级2.6.31内核有感
这次是自己编译内核,把内核的压缩模式改成LZMA,不知道有哪些区别,据说是内核可以更小。反映在机子上的表现就是initrd是4M多一点。而原先是7M多。考虑到自己的硬盘比较慢,故如此选择。
再,虽然选择了合适的CPU进行优化,不过速度是感觉不出的。
无线网卡支持方面,虽然理论上说是有AR9170usb网卡的支持,我自己编译进去了,但仍然无法使用TL-WN821N网卡。不过自己的8187B的灯正常了,网速也比较正常了。虽然无线开关仍然不可用。
总结:这次已经把cpu频率调整的工具整合进了内核,而不需另装软件。对各种硬件的支持也更好了,其实,每次内核升级的重点都是驱动升级。虽然据说内核可以整得极小,不过,考虑到硬件兼容,自己对内核的默认配置更改地不多。
再,虽然选择了合适的CPU进行优化,不过速度是感觉不出的。
无线网卡支持方面,虽然理论上说是有AR9170usb网卡的支持,我自己编译进去了,但仍然无法使用TL-WN821N网卡。不过自己的8187B的灯正常了,网速也比较正常了。虽然无线开关仍然不可用。
总结:这次已经把cpu频率调整的工具整合进了内核,而不需另装软件。对各种硬件的支持也更好了,其实,每次内核升级的重点都是驱动升级。虽然据说内核可以整得极小,不过,考虑到硬件兼容,自己对内核的默认配置更改地不多。
星期五, 九月 11, 2009
腰肌劳损
发现自己非常容易病,前几天,走路稍稍多走了些,然后腰就痛得厉害。然后,问了人,说应该是腰肌劳损。说是几天就可以好的。
联想起曾经的一个案例:美国某大型企业员工,因为周末到花园割草,然后发现肩膀痛,然后去医院。做了一堆的检查,像CT、核磁共振什么的都做过了,没查出毛病,后来医生开了一些药让他回去。要点:花了15万美元,其中美国的医疗保险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公司抵销的,其中主要是检查费用。过了几天,病好了。但下个月,又去割草,又出现肩痛。这下不去看病了,找到公司的医生,公司有专门的医生的。这位医生貌似还是相当有名的。问了几句,跟他说,没事的,肌肉拉伤。于是休息了几天,病就好了。
现在扯下,这家公司是IBM,但去的是哪家医院没提,不知道是不<US NEWS & WORLD REPORT>中评出来的全美最佳100医院。
联想起曾经的一个案例:美国某大型企业员工,因为周末到花园割草,然后发现肩膀痛,然后去医院。做了一堆的检查,像CT、核磁共振什么的都做过了,没查出毛病,后来医生开了一些药让他回去。要点:花了15万美元,其中美国的医疗保险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公司抵销的,其中主要是检查费用。过了几天,病好了。但下个月,又去割草,又出现肩痛。这下不去看病了,找到公司的医生,公司有专门的医生的。这位医生貌似还是相当有名的。问了几句,跟他说,没事的,肌肉拉伤。于是休息了几天,病就好了。
现在扯下,这家公司是IBM,但去的是哪家医院没提,不知道是不<US NEWS & WORLD REPORT>中评出来的全美最佳100医院。
星期一, 八月 31, 2009
星期三, 八月 19, 2009
星期二, 八月 18, 2009
路由里究竟藏著什麽?
今天更新了下路由器,發現多了幾個功能。
一、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這個基本都是大型路由器才用得上的。家用的用那個做什麽?難道還開個程序做路由器管理?或者遠程管理家里的路由器?
二、郵件發送路由器的系統日誌。這也是相當怪異的。這個功能非常少用,但卻需要不少的flash空間,因為需要郵件發送程序。
三、加強了家長控制的功能。這個就不必說了吧。
總結了下,偉大的綠爸。這些如果跟綠爸聯繫在一起,你就不會覺得懷疑。因為,這些功能都可以方便地監視你的通信。
當然,這里面的東東我還要再研究下。因為現在自己的路由好像已經是基於linux的,這樣的話,我至少可以查看下系統文件。
星期一, 八月 17, 2009
看不懂这次的矿石谈判
首先,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长协现货统一价。这原来是中钢协强烈反对的。中钢协一直希望现货价远高于长协价。中钢协一度强调这一点。
之后,发现一个问题,FMG的许多股份是大陆企业所持有的。再者,矿石根本不够供应。
还有就是谈判对象,参与谈判的究竟是Baosteel还是上市公司宝钢?从目前情况下,Baosteel应该是上市公司宝钢的母公司。但二者的业务范围跟利润来源并不一致。
上市公司宝钢主要的业务是炼钢,倒卖铁矿石是Baosteel干的。当然,倒卖铁矿石产生的利润也不会计入上市公司。
这次谈判只谈20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这期间的价格,但之前一段时间的价格估计还得由跟力拓的协议确定。
再有,估计最终现货价仍会远高于长协价,毕竟中小钢厂估计得不到FMG的直供矿,FMG供应大陆的矿估计会按照各个企业的股份比例确定。
星期三, 八月 12, 2009
MW150R拆解小记
特意买了个MW150R回来拆,应该说,水星的MW150R目前的固件是比较稳定的了。而且支持WDS,是一款不错的路由。
不过,它究竟支不支持开源固件呢?它能不能容易地添加usb支持呢?能不能用来做某些特殊用途呢?
于是,拆了,发现几点,主芯片是AR7240,按atheros的官方说明,该芯片属于AR7100系列,不过,二者的封装完全不同,再者,没有芯片较为详细的说明,至少目前并没有添加usb的头绪。
再者,发现该解决方案支持DDR2,个人觉得非常好奇,不过,两块主芯片却都只是支持DDR,但官方的解决方案的说明却是说支持DDR2。
至于腾达做了款支持3G网卡的路由,找不到太多资料,不过ralink的部分解决方案中是有说支持3G网卡及存储器的。
闲着没事干多找了些关于机顶盒的资料,个人估计机顶盒跟卫星接收器是类似的。只是卫星接收器有个专门的标准罢了。同时,也知道了共享卡的说法,估计找个机会对现有的电视机顶盒破解下。比如,对IC卡进行共享,虽然要宽带支持,但那样绝对能大大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
不过,它究竟支不支持开源固件呢?它能不能容易地添加usb支持呢?能不能用来做某些特殊用途呢?
于是,拆了,发现几点,主芯片是AR7240,按atheros的官方说明,该芯片属于AR7100系列,不过,二者的封装完全不同,再者,没有芯片较为详细的说明,至少目前并没有添加usb的头绪。
再者,发现该解决方案支持DDR2,个人觉得非常好奇,不过,两块主芯片却都只是支持DDR,但官方的解决方案的说明却是说支持DDR2。
至于腾达做了款支持3G网卡的路由,找不到太多资料,不过ralink的部分解决方案中是有说支持3G网卡及存储器的。
闲着没事干多找了些关于机顶盒的资料,个人估计机顶盒跟卫星接收器是类似的。只是卫星接收器有个专门的标准罢了。同时,也知道了共享卡的说法,估计找个机会对现有的电视机顶盒破解下。比如,对IC卡进行共享,虽然要宽带支持,但那样绝对能大大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
星期四, 八月 06, 2009
住房与经济
虽然现在许多人觉得房价买不起房,但本文并非讨论房价的。
首先,某个人说过,人的密度越高,则经济越发达。我对这点是赞同的,至少工业经济是如此,高密度的人群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同时,一个高密度的群体也往往是一个大的单一市场。而一个大的单一市场的价值要高于多个小的单一市场。因为平均生产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大而降低。由上面两点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提高确实能够降低成本。这意味着高密度的人群的生活成本会更低。或者不考虑私密性的情况下生活质量更高。
现在谈农业经济,在农业经济条件下,由于最重要的生产资源是土地,或者也可以认为是太阳能。那么,由于每个人需要的农业土地是近似的,虽然有些人可能肉吃的多,会多消耗土地,但总体可以认为是近似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本地生产的在本地消费,因为农产品的运输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多数人都会接受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密度过高则是不利的。人口集中在一个地方,肯定需要农产品从遥远的地方运过来,如果人非常多的话,这个农产品的生产圈就会很大,意味着运输的距离也增大了。而且,由于农产品几乎不存在多个单一市场,所以生产的成本可以简单认为是相同的。
然后,将工业因素跟农业因素同时考虑:由于现在工业品占GDP的比重远高于农产品。所以,可以简单认为城市人口越多,则经济越发达。
然后就是房子了,我们知道,人要多来,那他们需要有地方住,有工作做,再有就是乌七八糟的配套设施了。然后,经济就发达了。工作的话,需要更多的工厂或是其它能产生利润的地方,可以简单认为是企业,怎么让企业来呢?就是要让他们有钱可赚,这个比较难说,不过,通常情况下,只要一个地方的商务成本低的话,企业自然就会多来,商务成本的组成是相当复杂的,比如交通,比如税收,如果政治租金,比如政策。
然后,就是增加住房供应量。至少配套设施,只要有足够多的人,自然就会有好的配套。
首先,某个人说过,人的密度越高,则经济越发达。我对这点是赞同的,至少工业经济是如此,高密度的人群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同时,一个高密度的群体也往往是一个大的单一市场。而一个大的单一市场的价值要高于多个小的单一市场。因为平均生产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大而降低。由上面两点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提高确实能够降低成本。这意味着高密度的人群的生活成本会更低。或者不考虑私密性的情况下生活质量更高。
现在谈农业经济,在农业经济条件下,由于最重要的生产资源是土地,或者也可以认为是太阳能。那么,由于每个人需要的农业土地是近似的,虽然有些人可能肉吃的多,会多消耗土地,但总体可以认为是近似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本地生产的在本地消费,因为农产品的运输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多数人都会接受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密度过高则是不利的。人口集中在一个地方,肯定需要农产品从遥远的地方运过来,如果人非常多的话,这个农产品的生产圈就会很大,意味着运输的距离也增大了。而且,由于农产品几乎不存在多个单一市场,所以生产的成本可以简单认为是相同的。
然后,将工业因素跟农业因素同时考虑:由于现在工业品占GDP的比重远高于农产品。所以,可以简单认为城市人口越多,则经济越发达。
然后就是房子了,我们知道,人要多来,那他们需要有地方住,有工作做,再有就是乌七八糟的配套设施了。然后,经济就发达了。工作的话,需要更多的工厂或是其它能产生利润的地方,可以简单认为是企业,怎么让企业来呢?就是要让他们有钱可赚,这个比较难说,不过,通常情况下,只要一个地方的商务成本低的话,企业自然就会多来,商务成本的组成是相当复杂的,比如交通,比如税收,如果政治租金,比如政策。
然后,就是增加住房供应量。至少配套设施,只要有足够多的人,自然就会有好的配套。
星期二, 七月 28, 2009
NGO何时才能登上舞台
这回,一家叫open Constitution Initiative的组织受到广泛关注。中文名称还是不说的好,说了估计会被ban。据说过几天会开听证会。不知后事如何?
对于NGO,可以简单地认为是非盈利组织。通常享有许多优惠待遇,诸如免税,参与公共事务,募集资金等。当然,这些优惠的背后是社会责任。但我们知道,民政部是不接受NGO注册的,当然也包括一些party。毕竟,大陆最大的party是不在民政部注册的。
但是,NGO究竟扮演了哪些角色呢?大家经常会听说: Green peace、 WWF、乐施会、慈济、佛光会、Gates foundation等。当然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基金会。在许多难以盈利的领域,发挥着它们特别的作用。也影响了各国政府的政策导向。
在许多人看来,大陆的NGO发展无疑是相当滞后的。虽然有几家大的有官方色彩的NGO。但是,这些NGO发挥的作用值得怀疑,他们对资金的监管并不是十分有利,而且,对资金的利用也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账目公布。像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青基会,我们觉得他们是在暗箱操作,故而,难以得到信任。
在汶川地震中,各NGO同力协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我们也知道,所有非官方背景NGO的捐款最终都变成官方NGO捐款的一部分才能流入灾区,而且,许多NGO都有自己的原则,比如,需要将救助资金或物品亲手交给被救助人,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非常难以实现。甚至出现哄抢救灾物资的事件。在地震平息之后,NGO在大陆的活动就变得十分困难。在这次75事件中,爆出一样十分重大的事情,就是,社会资金变成死亡抚恤金的一部分,占到所有抚恤金的47%多。但这部分资金从何而来,各机构的出资比例公众并不知晓。况且,即便是NGO提供援助之手,也不应该以这种方式提供援助。而应该对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提供帮助。
这次OCI出事,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曾经的奶粉事件的司法问题,由于OCI对奶粉事件的受害人提供了司法方面的帮助,故各方对OCI实行打压策略。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