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四月 05, 2006

实习报告弄完了,顺便让大家看看,有什么不足的,提些意见。

实习报告

我的毕业实习是在福州锦达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的。在实习中,我在公司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公司各项业务,特别是公司运营相关问题及设计方面的问题。通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了解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为将来从事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福州锦达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从事技术工程相关配套设备生产的。于2004年成立的,应该说历史不长,发展空间还很大,而且公司的管理层学历也都很高,是属于技术主导的企业,而且声誉也还不错,只是订单时有时无,工人时忙时闲,有点不大像经营良好的企业。

我去的第一天,带队的工程师带我参观了大致的作业流程,觉得它们做的事情不是太复杂,而且很好地贯彻了outsourcing的思想,相当多的作业都外包了,只不过他们叫“外协”,为了保证质量,使用了大量进口的零部件,我当时觉得很奇怪,不过按他们的说法,进口的零部件有的是国产的价格的近10倍,但是在细节上做的相当好,但有的也是国产的,只是经销商是某家外资企业,他们也不知道是哪家生产的,而且有的零部件是外企生产的,他们不一定要全部供应中国。

后来,我们参观了企业的设计部门,这是它的核心部门,发现它们在设计时就使用那家经销商的参考设计,大减轻了设计的工作量,不过也使得在生产时较为依赖这家经销商的零件。但据他们说,在中国,还没有类似的大型经销商能提供相似的服务。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质量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马虎的。在质量控制方面,要千方百计地提升产品质量。

不过我最担心倒是它们的“外协”,因为沟通是十分困难的,我很怀疑会发生电子器件的设计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现象。而这在中国又十分普遍。况且中国的EDA2000年的时候我说知道会发生缺人的现象,但现在终于发生了,许多从事类似工作的企业都不在乎收什么样的人,只要求会单片机就行了,如果要求DSP,就几乎不可能招到人。这也许是他们放弃电子设备的原因吧,但我认为他们只是在躲避问题,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这样做还增加了沟通环节,我们学信息系统的都知道:如果一个产品在分析甚至需求规划的时候就出现问题,在之后的环节要弥补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很可能会造成项目延期甚至失败。

另外,在这个公司实习期间,我发现各层次的沟通并不全面,上下之间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进行良好的沟通,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是很难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但现在公司规模小,副作用并不明显罢了。

该公司基本采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对员工的各项奖惩比较符合理论要求,效果也不错,采用的是高薪高要求的做法,激励比较充分。只是领导重视不足,有些人容易产生某些想法,管理层还是应该注意下层的思想。并使员工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工作。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这家公司缺少一个长期的规划,在经营策略上没有一个比较严肃的做法,用我的话说,灵活地有些过了,这点我是很担心,担心像中国的一些初创企业一样,容易看到某个赚钱的就上,结果导致什么都做不好,最终只好关门谢客,投资人投下的巨资无法收回。在这里,我觉得中国是机会太多,做什么都能赚钱,结果搞得大家什么都想做,但到最后什么都做不成,而像国外的那些成功企业,虽然是抓住了一些机遇,但在经营上还是比较固执,认准了就不放弃,才在最终成就了它们。当然,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有些问题,只是喜欢贷款给那些经营得很好的企业,而不愿为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融资。

在该企业实习期间,老板老是责备政府在相关审批手续上的拖延,这点我知道,在2002年的中国政府报告上,就评出福州的制度竞争力是属于全国中下水平的。也许以后福州要不仅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放下身份,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为企业着想。这样才能在以后引到更多的资本,而不是在纸面上说明,有多少多少的优惠措施,但在实际中,却无法兑现,或者即使兑现了也是打折扣的兑现。

不过话也说回来,该企业只要坚持现有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行业还是有相当的发展潜力的。还有可能替代一些进口产品,为中国人争光。该企业几乎没有相关的“大企业病”,“小企业病”是存在,但许多是目前条件限制或是政府方面的问题,企业方面的问题不多,主要也是因为小企业无需过多的看管及限制,更重要的是小企业有其灵活性,而该企业目前做的也算不上差,只是还有改进的地方罢了。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了解了这个企业的日常经营,但对于企业的生产流程则过问不多,这也许是条件限制的缘故吧。我不是学相关机械制造的,自然对机械制造了解不多,行外人不能领导行内人,我只是用行外人的眼光来看待行内人,自然在许多方面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就像我的公司导师说的:你现在是在观察我们公司,但你对于一些问题不可能完全了解,这不是你的错,但你要知道你是来做什么的,回去以后你应当知道你学到了哪些东西,哪些东西对你以后是有帮助的,哪些东西将来是用不上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东西是用不上的,只有少部分的可以使你得到提升。但这少部分的不可能是书本上能学得到的东西。你要珍惜这个机会;对大多数人来说,实习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会对终生产生影响的。

应该说明一点,我的这次实习经历对我是极有帮助的,它使我更好地了解了一个初创企业的各种经历,以及一个企业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的东西,使我领会到了创办企业的艰难和笑脸。一个企业家不仅要关注企业的日常经营,更要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使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修到“企业之道”,而“企业之道”也是我们目前许多企业所缺少的精神,所有的经营者都有必要努力去实现一种虽虚无却又实际的“道”这也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用意吧。一个企业经营者能意识到一种虚无的“道”能对企业经营产生巨大的作用,这也是这个企业经营者的成功之处。

不过这些年OA实在普遍,我看到这家企业光光办公用的计算机就有2台,这对于一家人数不足50的企业来数实属难得,而设计用的计算机更是多达3台。也就是说,对于一家以制造业为主要营业项目的企业来说,这超过10%的比例是国内很少企业能做得到的。这也展示了未来计算机行业的前景相当不错。也提示了许多不是相当注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备起直追。

最后,做了下总结:整个实习过程是满意的,实习锻炼了自己,为将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对这家企业的经营是基本满意的,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与“外协”间的沟通很可能存在障碍。

这是国内目前相关业务外包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对于新兴的EDA,很可能存在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加重视,未来发展就难以预料。公司应该重视沟通,有可能的话,最好派人到相关“外协”企业驻点,并对一些工作方面加以指导。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管理层方面不要高高在上。

经营者可能觉得自己是老板,就不喜欢看到员工怎么样怎么样。这样可能会阻碍一些员工的忠诚,增高跳槽的可能。最终影响企业利益。也就是说,要“以员工为基础”的领导方式可能会更加适合一些。

需要建立一个远景规划

很多时候,有目标要比没目标好。公司有必要花时间思考一下未来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一些渠道表现出来,让员工有章可循,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未来发展蓝图,并使企业的经营相对有序化,不会因为做某些事更赚钱就放弃了原先的目标,确保长期经营的成功。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虽然企业规模不大,但未来发展是重要的。没有制度,就很难保证发展。虽然目前公司有一套较为粗糙的制度可以应付,但有些权力限制方面还是需要有一套更为规范的制度来规范。在有些细节上可以借鉴法律上使用补充规定来实现。当然,我们还可以再另行规定。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看得多,做得少,虽然了解了一些皮毛,但不是很精,还有待将来自己亲身实践了才能了解其精髓。但通过实习,加深了自己对企业运营的了解,认识到了企业运营的各种问题,并将来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方法。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帮助。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