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一直存在着一个重大问题是:充电慢,续航里程有限,这导致它不适用于长途旅行。换电池路线的问题在于,限制了客户选择电池的权力。在目前看来,要普及换电似乎也是比较困难的事。
燃料电池原先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成本高。电极材料需要用来铂、铱、钴等贵金属,而且,电极的寿命也是比较有限的。不过,燃料电池的转换效率还算可以,大概能达到60%以上。按普通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加起来,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对于电极材料的改进,我个人感觉能不能利用自然界的细菌或是真菌产生的酶,来实现甲醇或其它燃料的电化学反应。甲醇或是甲烷之类,一直都有专门的海底细菌可以吸收并繁殖。如果我们能将其用上,培养专用的电池用细菌,那对燃料电池的商品化将大有禆益。
星期日, 七月 17, 2016
星期六, 四月 30, 2016
德尔玛DX203E吸尘器吸力不足问题及解决.
由于装修需要用到吸尘器,又想着方便未来居家使用.看到德尔玛的DX203E价格不错,想着买来不能用也不亏的态度,就剁手了一台.起初用着不错,用过几次后,发现吸力弱了许多,又清洗了几次,大概用了不到10次的感觉吧.怎么清洗都不管用了.把尘气分离筒拆下,发现吸力还行.但一时又没空研究.就闲置了一段时间.这回,因为要用到,研究了一番,觉得只能是尘气分离最后段的一个滤网出了问题.那个滤网是海绵后段的,基本可以认为是最后段的尘气分离,再后的海绵纯粹是保护电机的.最终的HEPA主要还是减弱噪音的.
附张图: 就是那个第六重的微织棉堵了.

先分析材质,基本确定算是HEPA的一种,先用水冲, 拆装了几次,效果不理想,原本想用高压风枪来吹气的,但手边没有空压机,作罢.总不能为了吸尘器搞台大大的空压机吧.再说,万一不行怎么办?突然,看到了冲牙器,对的,冲牙器,那个水流比高压洗车的小许多,但速度还成.于是拿来冲了下,晾干后,装上吸尘器,满血复活.
后续, 又只吸了一两次,再次堵塞,仔细研究的结果是: 过滤海绵不知道怎么搞的会缩水, 洗了几次后缩水严重, 无法覆盖整个滤网,然后, 未经海绵过滤的气体大量从海绵旁边吹过, 跳过了海绵的过滤, 这样, 当然容易堵塞了.
建议:德尔玛今天对材料的选择要多多考察,这种问题才不容易发生.
附张图: 就是那个第六重的微织棉堵了.

先分析材质,基本确定算是HEPA的一种,先用水冲, 拆装了几次,效果不理想,原本想用高压风枪来吹气的,但手边没有空压机,作罢.总不能为了吸尘器搞台大大的空压机吧.再说,万一不行怎么办?突然,看到了冲牙器,对的,冲牙器,那个水流比高压洗车的小许多,但速度还成.于是拿来冲了下,晾干后,装上吸尘器,满血复活.
后续, 又只吸了一两次,再次堵塞,仔细研究的结果是: 过滤海绵不知道怎么搞的会缩水, 洗了几次后缩水严重, 无法覆盖整个滤网,然后, 未经海绵过滤的气体大量从海绵旁边吹过, 跳过了海绵的过滤, 这样, 当然容易堵塞了.
建议:德尔玛今天对材料的选择要多多考察,这种问题才不容易发生.
星期三, 三月 09, 2016
星期四, 六月 18, 2015
5G时代,是否会是固移融合的开端
5G时代,由于移动带宽急剧增长,明显不可能依靠低频段大覆盖类型的基站来支撑业务的发展了。明显会是高频段小覆盖的基站。而其中,家庭基站可能将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对家庭基站,目前的方案多数是走IP/VPN然后到核心网,但由于IP的特性,很难做到低时延,而如果没有低时延,各基站间的同步或难解决,用户不停地在基站间切换,很容易有丢包什么的发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所以,个人以为,能不能这样做,在PON里专门设两个光波,用来走移动基站的上下行信号。这样,时延方面就比较容易实现了。这样做的缺点是跟现有的架构不太符合,现有多数是固网做固网的,移动做移动的。而如果这样的话,光交换机不但负责固网的功能,还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移动基站的功能。把家庭基站想像成光纤拉远。意即,基于PON的光纤拉远。
如果这样的话,时延就是us级的了。几乎不用担心时延对家庭基站的影响了。也更容易对未来6G架构的兼容。
对家庭基站,目前的方案多数是走IP/VPN然后到核心网,但由于IP的特性,很难做到低时延,而如果没有低时延,各基站间的同步或难解决,用户不停地在基站间切换,很容易有丢包什么的发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所以,个人以为,能不能这样做,在PON里专门设两个光波,用来走移动基站的上下行信号。这样,时延方面就比较容易实现了。这样做的缺点是跟现有的架构不太符合,现有多数是固网做固网的,移动做移动的。而如果这样的话,光交换机不但负责固网的功能,还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移动基站的功能。把家庭基站想像成光纤拉远。意即,基于PON的光纤拉远。
如果这样的话,时延就是us级的了。几乎不用担心时延对家庭基站的影响了。也更容易对未来6G架构的兼容。
星期二, 三月 24, 2015
电信为何不让无痛升级4G
这次,电信联通终于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正式FDD LTE牌照。但日前,我致电电信,咨询自己能否无痛升级4G。被告知是不可以。必须改4G套餐。然后,另外一个号呢?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被告知,必须买4G手机才能改4G套餐,如果是自己的手机,那就只能使用现有的套餐,但可以升级4G。说明下,电信新出的4G套餐比较优惠,送的流量相对比较多。
奇怪点:按说,电信现在至少“在相当大的区域覆盖了比较好的4G信号”,至少上网是还不错的了。而且,目前在用户比较少的情况下,基站利用率是比较低的。电信没必要放着利用率低的基站不用,把用户挤在利用率超高的CDMA网络啊!电信跟移动的不同点在于,电信没有无限流量包袱,用CDMA也是用,用LTE也是用。难道要鼓励大家流量跑分?
再来瞎猜:A、电信现在不想立即把LTE用户做大。想再哭穷,然后拿下800M频段做LTE。
B、电信现在的双待机实现在存在缺陷。
C、电信目前总体策略不明,高层还在讨论。
说下A的背景,2G频段早晚都得关,像CDMA这种高度垄断在高通手里的制式,虽然专利陆续到期,但这年头全球的CDMA都按计划关闭了,还有芯片商要投资去做基带?包括移动的GSM网络应该陆续也会从利用率降低到逐渐转成LTE的过程中,800M频段应该没嘛悬念的。现在不转LTE,成天哭穷,到时候真拿下频段了,再转用户,再上VOLTE,来得及嘛?人家移动到时一下就能上VOLTE了。
B呢。因为只有电信是双待机,双待机瞎猜存在一号两地的问题,反正电信也不知道。但全球CDMA运营商都这搞法,貌似也没啥好说了。毕竟,自己去倒腾终端跟基站,总是吃力不讨好,到时一堆不兼容,效果又差。
C、纯粹多一个选项,按说,电信高层应该早就讨论好了。不然怎么混?
奇怪点:按说,电信现在至少“在相当大的区域覆盖了比较好的4G信号”,至少上网是还不错的了。而且,目前在用户比较少的情况下,基站利用率是比较低的。电信没必要放着利用率低的基站不用,把用户挤在利用率超高的CDMA网络啊!电信跟移动的不同点在于,电信没有无限流量包袱,用CDMA也是用,用LTE也是用。难道要鼓励大家流量跑分?
再来瞎猜:A、电信现在不想立即把LTE用户做大。想再哭穷,然后拿下800M频段做LTE。
B、电信现在的双待机实现在存在缺陷。
C、电信目前总体策略不明,高层还在讨论。
说下A的背景,2G频段早晚都得关,像CDMA这种高度垄断在高通手里的制式,虽然专利陆续到期,但这年头全球的CDMA都按计划关闭了,还有芯片商要投资去做基带?包括移动的GSM网络应该陆续也会从利用率降低到逐渐转成LTE的过程中,800M频段应该没嘛悬念的。现在不转LTE,成天哭穷,到时候真拿下频段了,再转用户,再上VOLTE,来得及嘛?人家移动到时一下就能上VOLTE了。
B呢。因为只有电信是双待机,双待机瞎猜存在一号两地的问题,反正电信也不知道。但全球CDMA运营商都这搞法,貌似也没啥好说了。毕竟,自己去倒腾终端跟基站,总是吃力不讨好,到时一堆不兼容,效果又差。
C、纯粹多一个选项,按说,电信高层应该早就讨论好了。不然怎么混?
星期六, 二月 21, 2015
剁手兴随想
话说,剁手兴的名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相当久远了。许多年以前,部分人买了中兴手机,觉得不好用。高叫剁手,再也不买中兴。
这回,家人搞了台中兴手机送我。GRAND SII LTE(S291)。到手之后,刚试用,觉得不爽。我是属于用惯原生系统的。国产手机到手必刷。把所有google服务都装完才开用。于是上网找包,找个许久,终于要放弃的时候,找到一源码包。惊喜之余,准备自己做包。自己做包又来个小插曲,看编译教程,说是系统得先改成X64版,俺目前装的还是X86版,于是下系统,做启动U盘。这启动U盘又偏偏读取分区表有问题,于是做罢,准备重新下盘的时候,顺带又找了下,居然这机机已经有人搞5.0的系统而且不是一个5.0的包了。懒虫上身,直接把人家做好的系统包导入手机。在安装的时候,5.0的老是安装不成功,后来换了个4.4的,总算安装成功了。
把垃圾软件删掉后,重设superuser, 安装GMS。把各种杂七杂八的软件安装好之后,正式开用。
初步评测结果,相当不错!用得挺顺手的。而且,中兴算是比较良心的厂家了。对移动,联通,电信的4G都有支持,我现在手上没卡,不好测试。但至少参数可以看出来。虽然是1080P的屏,但自己眼蹉,没看出太大差别。但至少系统反应相当可以。触摸嘛的中兴常见的毛病还没发现。目前暂只有移动TD-SCDMA的卡,用着也还好。
后来在中兴的官方论坛上翻这机机的历史评价。看着是心里发毛。原来中兴最初是用LG的屏,但不知道是中兴的问题还是LG的问题,总之毛病特多。触摸也是几个版本,也人相当多人反映有问题。
思考了下下,怀疑中兴可能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就像大家说的,品控有问题。不良的零配件是怎么进入流水线的?不良品又是怎么测试并最终出厂的?
二、供应商选择的问题。像屏幕选择LG。LG本身自己也生产手机,同时还为苹果供应屏幕。对于中兴这种二三线的产商估计重视不够,拿不良品来应付。或是LG在全高清屏生产期间,肯定有部分不良品,怎么处理?就拿来对付中兴了,“你不要?可以,那没货!”。这也是为何现在绝大多数厂商不会找三星拿屏幕的原因之一。
三、产品线太全。中兴应该是一家相当重研发、敢于吃螃蟹的厂商。像VIA的CDMA基带,早期相当部分也是只有中兴在用。虽然三星也用过,但只用只支持CDMA2000 1X的版本。而之后就再没用过。全网通也是很早就开始做,现在还搞出来同时支持TD-SCDMA与CDMA2000 1X双卡的手机。产品线多的副作用就是对软件的重视程度降低,而且,测试相对不容易太全面。
四、名声太臭。名声太臭的毛病是价格要不高。价格喊不高导致缩减成本,缩减成本导致产品品质下降,产品品质下降不仅是名声臭,还有东西卖不出去,时间长了得降价卖,然后,还得研发新机,新机为了早上市抢市场,测试环节就省略了许多。这就是恶性循环。
解决之道:对低端手机做好。低端手机供应链已经比较完善了。不容易找骂,像720P的屏大家都做得挺好了。像常出现问题的触摸屏,国产的跟台湾的都已经相当不错了。不太容易出现问题。做好低端手机之后,大家发现中兴有品质了,再逐步往高端走。先把自己的低价优质的概念定义好。当年红米也是这样过来的。
这回,家人搞了台中兴手机送我。GRAND SII LTE(S291)。到手之后,刚试用,觉得不爽。我是属于用惯原生系统的。国产手机到手必刷。把所有google服务都装完才开用。于是上网找包,找个许久,终于要放弃的时候,找到一源码包。惊喜之余,准备自己做包。自己做包又来个小插曲,看编译教程,说是系统得先改成X64版,俺目前装的还是X86版,于是下系统,做启动U盘。这启动U盘又偏偏读取分区表有问题,于是做罢,准备重新下盘的时候,顺带又找了下,居然这机机已经有人搞5.0的系统而且不是一个5.0的包了。懒虫上身,直接把人家做好的系统包导入手机。在安装的时候,5.0的老是安装不成功,后来换了个4.4的,总算安装成功了。
把垃圾软件删掉后,重设superuser, 安装GMS。把各种杂七杂八的软件安装好之后,正式开用。
初步评测结果,相当不错!用得挺顺手的。而且,中兴算是比较良心的厂家了。对移动,联通,电信的4G都有支持,我现在手上没卡,不好测试。但至少参数可以看出来。虽然是1080P的屏,但自己眼蹉,没看出太大差别。但至少系统反应相当可以。触摸嘛的中兴常见的毛病还没发现。目前暂只有移动TD-SCDMA的卡,用着也还好。
后来在中兴的官方论坛上翻这机机的历史评价。看着是心里发毛。原来中兴最初是用LG的屏,但不知道是中兴的问题还是LG的问题,总之毛病特多。触摸也是几个版本,也人相当多人反映有问题。
思考了下下,怀疑中兴可能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就像大家说的,品控有问题。不良的零配件是怎么进入流水线的?不良品又是怎么测试并最终出厂的?
二、供应商选择的问题。像屏幕选择LG。LG本身自己也生产手机,同时还为苹果供应屏幕。对于中兴这种二三线的产商估计重视不够,拿不良品来应付。或是LG在全高清屏生产期间,肯定有部分不良品,怎么处理?就拿来对付中兴了,“你不要?可以,那没货!”。这也是为何现在绝大多数厂商不会找三星拿屏幕的原因之一。
三、产品线太全。中兴应该是一家相当重研发、敢于吃螃蟹的厂商。像VIA的CDMA基带,早期相当部分也是只有中兴在用。虽然三星也用过,但只用只支持CDMA2000 1X的版本。而之后就再没用过。全网通也是很早就开始做,现在还搞出来同时支持TD-SCDMA与CDMA2000 1X双卡的手机。产品线多的副作用就是对软件的重视程度降低,而且,测试相对不容易太全面。
四、名声太臭。名声太臭的毛病是价格要不高。价格喊不高导致缩减成本,缩减成本导致产品品质下降,产品品质下降不仅是名声臭,还有东西卖不出去,时间长了得降价卖,然后,还得研发新机,新机为了早上市抢市场,测试环节就省略了许多。这就是恶性循环。
解决之道:对低端手机做好。低端手机供应链已经比较完善了。不容易找骂,像720P的屏大家都做得挺好了。像常出现问题的触摸屏,国产的跟台湾的都已经相当不错了。不太容易出现问题。做好低端手机之后,大家发现中兴有品质了,再逐步往高端走。先把自己的低价优质的概念定义好。当年红米也是这样过来的。
星期六, 一月 24, 2015
2014年终总结
又到快要过年的时间了,总结下,开始玩一个叫ingress的基于位置的游戏,感觉还行,认识了一些朋友。还因此把原先一直不知道怎么用掉的流量吃光了,还不够用,还经常感觉网速慢。更为此搞了张移动3G的流量卡,买了VPS用来翻墙。还好时间浪费不多,通常也就路过顺便玩玩。
硬件方面有做一些小东西,但不多。主要是智能家居搞点。那个KNX协议估计是不会普及了,一堆人都在攻无线,但协议方面还有待统一。
2014很大的一件事是LTE的正式商用。现在移动的LTE覆盖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电信跟联通还不大行。自己用的电信暂不支持无痛升级,我又不想换合约。目前情况大概是,如果明年电信FDD正式发布后,还不支持无痛升级的话,还是搞张移动的4G流量卡来得爽。大陆数据流量有个好处,就是没有吃到饱导致网速基本还不错。
硬件方面有做一些小东西,但不多。主要是智能家居搞点。那个KNX协议估计是不会普及了,一堆人都在攻无线,但协议方面还有待统一。
2014很大的一件事是LTE的正式商用。现在移动的LTE覆盖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电信跟联通还不大行。自己用的电信暂不支持无痛升级,我又不想换合约。目前情况大概是,如果明年电信FDD正式发布后,还不支持无痛升级的话,还是搞张移动的4G流量卡来得爽。大陆数据流量有个好处,就是没有吃到饱导致网速基本还不错。
星期日, 十一月 09, 2014
丝绸之路之胡扯
前段时间,半岛播了一记录片,估计是几年前拍的。关于马可波罗的。
看过,当时有一细节很好奇,说是当年成吉思汗打欧洲,为啥没几天就打道回府了呢?是因为,跟当年的罗马大帝说好,一起打突厥。这是中国一贯的“远交近攻”的立场。
也就是说,马可波罗是奉命来到中国,跟当时元朝的统治者谈判或是其它的。后来不是发生了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么?
我关心倒不是这些花边故事,突厥应该就是现在中东一带的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古兰经我没读过,只能瞎猜,要知道,从汉代开始,更早可能秦时,突厥就一直找汉人的麻烦。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了,亚欧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主要是由他们承担了,并获取了巨额利益。只在后来,由来海上通道的开通,大大削弱了他们的贸易额。在海上通道的早期,郑和也尝试过,估计还是其它人也尝试过这贸易。但之后先是葡萄牙与西班牙,后来是英国,并几乎垄断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在鸦片战争开打之前,英国也不是想抢东西,而是希望中国能将他们需要的茶叶以及瓷器什么的卖给他们。要知道,在当年,这些东西经过简单的运输,到欧洲就是十倍的利润。相当的可观。
现在再谈阿位伯,他们在丢失贸易的份额之后好像就不怎么好过,后来石油倒是卖了不少钱,直到现在。倒是,由于长期从事贸易,怀疑伊斯兰民族会变成一个重商的民族。但又没法从事商业活动。会不会这也是目前中东乱局的一个原因。瞎猜。
看过,当时有一细节很好奇,说是当年成吉思汗打欧洲,为啥没几天就打道回府了呢?是因为,跟当年的罗马大帝说好,一起打突厥。这是中国一贯的“远交近攻”的立场。
也就是说,马可波罗是奉命来到中国,跟当时元朝的统治者谈判或是其它的。后来不是发生了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么?
我关心倒不是这些花边故事,突厥应该就是现在中东一带的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古兰经我没读过,只能瞎猜,要知道,从汉代开始,更早可能秦时,突厥就一直找汉人的麻烦。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了,亚欧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主要是由他们承担了,并获取了巨额利益。只在后来,由来海上通道的开通,大大削弱了他们的贸易额。在海上通道的早期,郑和也尝试过,估计还是其它人也尝试过这贸易。但之后先是葡萄牙与西班牙,后来是英国,并几乎垄断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在鸦片战争开打之前,英国也不是想抢东西,而是希望中国能将他们需要的茶叶以及瓷器什么的卖给他们。要知道,在当年,这些东西经过简单的运输,到欧洲就是十倍的利润。相当的可观。
现在再谈阿位伯,他们在丢失贸易的份额之后好像就不怎么好过,后来石油倒是卖了不少钱,直到现在。倒是,由于长期从事贸易,怀疑伊斯兰民族会变成一个重商的民族。但又没法从事商业活动。会不会这也是目前中东乱局的一个原因。瞎猜。
星期六, 九月 13, 2014
中国电信LTE策略猜猜猜
众所周知,中国电信在LTE布署方面遇到了严重挑战。中国电信目前的系统是基于3GPP2的CDMA。而中国电信未来希望将网络架构升级为3GPP的LTE。由于CDMA与LTE在核心网上有着巨大差异,几乎无法兼容。国际几个大的CDMA运营商也遇到了类似的难题。基本上,转换有两个思路,A、让终端同时在LTE与CDMA之间同时待机,然后语音走CDMA,流量走LTE,或是没有LTE信号的时候切换到CDMA,再慢慢转换到LTE。B、再建一张独立的LTE网络,让终端只连LTE,语音走VOLTE。随着用户的迁移而逐步关闭CDMA网络。
目前中国电信拥有的可确认的牌照有:800M的3G牌照,2100M的3G牌照,1800M的4G牌照,2600M的4G牌照。分别为:
825-840/870-885 LTE Band 5
1920-1935/2110-2125 LTE Band 1
1755-1785/1850-1880 LTE Band 3
2370-2390 LTE Band 40
2635-2655 LTE Band 41
目前中国电信主要使用800M的频段进行3G覆盖,而4G网络还在建设中,而且正式牌照也还没发,所以具体覆盖也不好说。
终端的问题,目前CDMA的基带只有两家能出,分别为Qualcomm及VIA Telecom.再有一个问题点是,目前工信部要求所有4G手机都必须支持TD-LTE才能上市销售,否则必须屏蔽LTE功能。而目前同时支持800M CDMA与Band 40, Band 41的功率放大器还没有,也就是说,要支持LTE的CDMA手机,必须是双功放,而且由于高通的基带最高只能支持双通,电信的支持CDMA的4G手机也只有单卡支持能力。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TD-LTE与CDMA同时运营的运营商除了中国电信只有sprint一家。而sprint基本是对CDMA死心了,新上的终端甚至已经取消了CDMA支持,还有日本的KDDI虽没有TD-LTE网络,但新终端也不支持CDMA了。
如此看来,电信最终应该是选择方案B进行过渡,当然,现在由于工信部牌照没下来,只有方案A可选。
如果是选择方案B,对电信最好的选择是:FDD-LTE牌照下来,先把Band 1与Band 3网络建起来,同时,让终端有Band 5的接入能力。基站保留Band 5的快速升级能力。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将Band 5分出5M给LTE用,并支援VOLTE。要配合这点,电信还得跟终端生产商联系,快速生产自己适用的终端。Band 40及Band 41用于密集区域进行覆盖应该大家没有异议。广域覆盖未来肯定还是得Band 5。
按这个路线图,主要是半年的时间比较苦,电信要想办法转移一部分客户走LTE流量。毕竟冒然把CDMA吃掉5M用于LTE的话,网络容量已经紧张的电信必然会遭遇很多投诉。总之,上Band 5, 鼓励用户换机这个环节一定要做好。当然好消息是,苹果的手机从iphone 5开始就全支持Band 5了。
目前中国电信拥有的可确认的牌照有:800M的3G牌照,2100M的3G牌照,1800M的4G牌照,2600M的4G牌照。分别为:
825-840/870-885 LTE Band 5
1920-1935/2110-2125 LTE Band 1
1755-1785/1850-1880 LTE Band 3
2370-2390 LTE Band 40
2635-2655 LTE Band 41
目前中国电信主要使用800M的频段进行3G覆盖,而4G网络还在建设中,而且正式牌照也还没发,所以具体覆盖也不好说。
终端的问题,目前CDMA的基带只有两家能出,分别为Qualcomm及VIA Telecom.再有一个问题点是,目前工信部要求所有4G手机都必须支持TD-LTE才能上市销售,否则必须屏蔽LTE功能。而目前同时支持800M CDMA与Band 40, Band 41的功率放大器还没有,也就是说,要支持LTE的CDMA手机,必须是双功放,而且由于高通的基带最高只能支持双通,电信的支持CDMA的4G手机也只有单卡支持能力。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TD-LTE与CDMA同时运营的运营商除了中国电信只有sprint一家。而sprint基本是对CDMA死心了,新上的终端甚至已经取消了CDMA支持,还有日本的KDDI虽没有TD-LTE网络,但新终端也不支持CDMA了。
如此看来,电信最终应该是选择方案B进行过渡,当然,现在由于工信部牌照没下来,只有方案A可选。
如果是选择方案B,对电信最好的选择是:FDD-LTE牌照下来,先把Band 1与Band 3网络建起来,同时,让终端有Band 5的接入能力。基站保留Band 5的快速升级能力。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将Band 5分出5M给LTE用,并支援VOLTE。要配合这点,电信还得跟终端生产商联系,快速生产自己适用的终端。Band 40及Band 41用于密集区域进行覆盖应该大家没有异议。广域覆盖未来肯定还是得Band 5。
按这个路线图,主要是半年的时间比较苦,电信要想办法转移一部分客户走LTE流量。毕竟冒然把CDMA吃掉5M用于LTE的话,网络容量已经紧张的电信必然会遭遇很多投诉。总之,上Band 5, 鼓励用户换机这个环节一定要做好。当然好消息是,苹果的手机从iphone 5开始就全支持Band 5了。
星期日, 八月 31, 2014
好久没写博了
这段时间,因为玩ingress,也跟风买了个VPS,然后自己架个shadowsocks用。经过几番优化,最快能看youtube的1080P的视频了。感觉一年花个100人民币换个无限制上网,其实还好。
又开始小痴迷于智能家居,思考了许多时间,感觉还是基于以太网的有线方式比较靠谱,CAN,485嘛的扩展不方便。无线方式怕不稳定,虽然目前能卖的基本都是无线的,在这里,也建议各位装修时多布点网线,包括厨房,卫生间嘛的。
LTE正在快速走进我们生活,虽然目前覆盖、终端什么的还不够,但是,LTE的使用体验真的比3G强太多。对于我这电信3G的用户而言,LTE就像飞机跟公交车的区别。再有就是,估计电信5年内会开始把CDMA慢慢关闭。
又开始小痴迷于智能家居,思考了许多时间,感觉还是基于以太网的有线方式比较靠谱,CAN,485嘛的扩展不方便。无线方式怕不稳定,虽然目前能卖的基本都是无线的,在这里,也建议各位装修时多布点网线,包括厨房,卫生间嘛的。
LTE正在快速走进我们生活,虽然目前覆盖、终端什么的还不够,但是,LTE的使用体验真的比3G强太多。对于我这电信3G的用户而言,LTE就像飞机跟公交车的区别。再有就是,估计电信5年内会开始把CDMA慢慢关闭。
星期一, 十二月 09, 2013
再谈安利
关于安利,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是一家直销企业。只是,一直不明白那些上门推销的有没有直销牌照。
先说产品吧,觉得最奇怪的是,标识好像缺了什么,没有厂家。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人家都是安利生产什么的话。但根据我知道的,安利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的,必然有大量产品是OEM,如果是OEM,按大陆的规定,是要标识厂家什么的。再有,如果是进口分装什么的,也要标识原厂家。当然,绝不是缺少厂地这么简单,你有兴趣的话,可以跟正常销售的产品进行比较。
折腾了半天,终于知道安利的合作方了。叫"香港宜发实业有限公司" 嗯。看起来是一家香港公司。但其所有人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广州办事处就在开发区。以前还有家企业叫"广州宜发日用品有限公司"还是什么的,也是办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在2000年左右被停业整顿了,现在应该是关了,但其厂区有可能给安利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下。
现在还不明白宜发实业跟安利中国是怎么合作的。但根据有关资料,宜发实业是一家贸易公司,平时也购买一些快速消费品相关的产品。
先说产品吧,觉得最奇怪的是,标识好像缺了什么,没有厂家。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人家都是安利生产什么的话。但根据我知道的,安利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的,必然有大量产品是OEM,如果是OEM,按大陆的规定,是要标识厂家什么的。再有,如果是进口分装什么的,也要标识原厂家。当然,绝不是缺少厂地这么简单,你有兴趣的话,可以跟正常销售的产品进行比较。
折腾了半天,终于知道安利的合作方了。叫"香港宜发实业有限公司" 嗯。看起来是一家香港公司。但其所有人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广州办事处就在开发区。以前还有家企业叫"广州宜发日用品有限公司"还是什么的,也是办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在2000年左右被停业整顿了,现在应该是关了,但其厂区有可能给安利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下。
现在还不明白宜发实业跟安利中国是怎么合作的。但根据有关资料,宜发实业是一家贸易公司,平时也购买一些快速消费品相关的产品。
星期一, 五月 27, 2013
SARS-like virus claims another Saudi victim - Shared via Al Jazeera English app
http://aje.me/Z8EucX - Share via Al Jazeera for Android
星期一, 四月 15, 2013
扯扯安利
对安利这家公司感兴趣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感兴趣的不是产品,而是这家神秘的公司。
首先,这是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国外合作方很清楚。但大陆合作是谁?是以何种方式合作的?之间利益是如何划分的?没有公开资料,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前段时间到处乱找,只找到前任董事长叫什么郑李锦芬,但这位爷的信息也实在不多。就只有在安利工作的一些纪录。
再然后就是直销的一些问题。虽然说是直销,但我在网上找的销售代表待遇跟实际的好像不对。应该是不符合《直销管理条例》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的报酬只能按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及其它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收入的30%. 我想我语文虽然经常不及格,但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至于其它的,以后再扯。
首先,这是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国外合作方很清楚。但大陆合作是谁?是以何种方式合作的?之间利益是如何划分的?没有公开资料,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前段时间到处乱找,只找到前任董事长叫什么郑李锦芬,但这位爷的信息也实在不多。就只有在安利工作的一些纪录。
再然后就是直销的一些问题。虽然说是直销,但我在网上找的销售代表待遇跟实际的好像不对。应该是不符合《直销管理条例》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的报酬只能按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及其它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收入的30%. 我想我语文虽然经常不及格,但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至于其它的,以后再扯。
星期一, 十月 29, 2012
星期一, 二月 13, 2012
网易邮箱最近垃圾多了很多
不知为何,网易163邮箱最近一段时间垃圾多了许多,大概有一半的邮件都是垃圾邮件,非常郁闷,影响阅读。
不过说实在话,估计我要是把我的QQ邮箱公布出去,垃圾邮件还会更多。
从目前使用情况看,GMail仍然是最好用的邮箱,没有之一。
不过说实在话,估计我要是把我的QQ邮箱公布出去,垃圾邮件还会更多。
从目前使用情况看,GMail仍然是最好用的邮箱,没有之一。
星期五, 十二月 16, 2011
小心,凤凰卫视有着太多的偏见
最近有些时候看些凤凰卫视,主要是资讯台。
但是,从几个方面觉得他挺多偏见的。
第一、对台湾大选的报道,挺小马的多,挺小英的声音少。
第二、这次广东的unrest,大陆对部分村民断粮,我没见着凤凰有半点新闻出来,虽然不是特别重要的新闻,但是,这是大中华区的新闻,半岛有、ABC有。你凤凰怎么没有?
第三、跟老谋子的新片有关,老谋子的新片里的某外籍演员到山东某地访问,结果被人打了,当时CNN的记者还跟着。这条目前是ABC的国际头条,你凤凰怎么也没有?
但是,从几个方面觉得他挺多偏见的。
第一、对台湾大选的报道,挺小马的多,挺小英的声音少。
第二、这次广东的unrest,大陆对部分村民断粮,我没见着凤凰有半点新闻出来,虽然不是特别重要的新闻,但是,这是大中华区的新闻,半岛有、ABC有。你凤凰怎么没有?
第三、跟老谋子的新片有关,老谋子的新片里的某外籍演员到山东某地访问,结果被人打了,当时CNN的记者还跟着。这条目前是ABC的国际头条,你凤凰怎么也没有?
星期日, 十月 30, 2011
“新闻立台”如何?
近来,"限娱令"满天飞,娱乐节目不好做了,而电视剧之类的肥皂剧实在没有竞争力,普通的谈话节目又难找到切入点。电视台不能把购物节目当饭吃吧?怎么做?
俺个人觉得可以整个新闻台,CCTV新闻太垃圾,官腔重、直播少,对付重大新闻反应慢。而CCTV News那水准拿出去是丢大陆人的脸。
凤凰系虽然名声大,但其实采访限制多,内容限制多,根本无法迅速反应。像上次老卡的新闻出炉,凤凰比半岛慢了差不多十五分钟,不得了啦!而且,由于记者人数少,估计对大陆的新闻反应更慢。更重要的是,其实,凤凰完全是一个华人电视台。而地方卫视台目前同质化严重,对高成本高效益的新闻节目,地方卫视完全可以考虑介入。反正现在收视已经是全国乃至全球的了。如果想做全球,对地方卫视来说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情。
其实,大陆目前很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新闻台。来纠正大陆之外的地区对大陆的错误印象,另外,也可以令世界上再多一个全新视角的新闻台。大陆有关方面没有理由反对的。
建议:以live news为主,live news虽然成本高,但关注度高,而且,目前覆盖大陆区域的live news少得可怜,就连新闻联播天天播的画面都很少看到live news出现。这个缺口如果能解决,下一个问题应该简单了,就是全球化,大陆人这么多,可以很容易地派人到各种冲突地区以及会议地区收集材料,节目资源可以很方便地解决了。受众的话,只要新闻够快,就连其它电视台都要引用你的材料了,根本用不着担心受众。
俺个人觉得可以整个新闻台,CCTV新闻太垃圾,官腔重、直播少,对付重大新闻反应慢。而CCTV News那水准拿出去是丢大陆人的脸。
凤凰系虽然名声大,但其实采访限制多,内容限制多,根本无法迅速反应。像上次老卡的新闻出炉,凤凰比半岛慢了差不多十五分钟,不得了啦!而且,由于记者人数少,估计对大陆的新闻反应更慢。更重要的是,其实,凤凰完全是一个华人电视台。而地方卫视台目前同质化严重,对高成本高效益的新闻节目,地方卫视完全可以考虑介入。反正现在收视已经是全国乃至全球的了。如果想做全球,对地方卫视来说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情。
其实,大陆目前很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新闻台。来纠正大陆之外的地区对大陆的错误印象,另外,也可以令世界上再多一个全新视角的新闻台。大陆有关方面没有理由反对的。
建议:以live news为主,live news虽然成本高,但关注度高,而且,目前覆盖大陆区域的live news少得可怜,就连新闻联播天天播的画面都很少看到live news出现。这个缺口如果能解决,下一个问题应该简单了,就是全球化,大陆人这么多,可以很容易地派人到各种冲突地区以及会议地区收集材料,节目资源可以很方便地解决了。受众的话,只要新闻够快,就连其它电视台都要引用你的材料了,根本用不着担心受众。
星期五, 七月 15, 2011
手机管理软件小调查
用Android智能手机一段时间了,时常听到人家提到像"91助手","碗豆荚"之类的软件。说是管理通迅录、日程表、管理软件什么的。一直没想去试。理由很简单,Google自带的不好用么?你在web版google Calendar里更新下日程,还不到一分钟,你的手机里的资料就已经更新了。还用得着软件?通讯录一样的道理。我之前用诺基亚的低端S40手机,也一直都用网络同步,非常方便,只是当年没敢用实时同步,而是手动同步。
今天,好奇了下,去它们的网页找了个功能,很意外!原来,它们主要针对那些缺少流量的用户。人家更新日程、通迅录什么的不占用流量。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我的套餐是1G的流量,用我的话说,就是"不限流量",正常使用你根本用不完,要真用完了,你每天得充电老多次。
对于为什么那么多人用软件同步,我个人的理解一方面是许多人一个月就30M左右的流量,根本不够用。再有就是广告及人际传播的影响力。其它的,估计跟那堵大墙有关,我大量的软件没法正常使用。郁闷死。而且,很多人表示:"在大陆,感觉就是与世隔绝"。
星期五, 七月 08, 2011
三网合一小议
前段时间,家里终于装上了光纤,一下子步入光纤时代。网络、电话、电视三网合一了。
小问题:电话没电就不能打跟接了;不知道光猫会不会死机;那个网络电视有没收费陷阱?
小调查:福建的光网合一的资费水平还行,算中低水平,不过没有100M的顶级带宽提供。
最坑爹的资费是杭州的100M的资费,高达1999/月。虽然有大量的分钟数以及高速网络还有多部手机甚至家庭监控,但个人印象还是非常不合适,像广东部分地区的100M宽带就比较合理,大概在400-600元/月。估计杭州没条件大面积提供高速宽带,才搞这种资费。
网络电视里面,SMG系统的频道居然比CCTV系统的频道还要多。具体原因不明。
小抱怨,一直不明白,为嘛一直没有无限畅打包,甚至1999套餐都没能提供无限畅打包。其实,多数人一个月就只能打那么多分钟,1000来分钟算非常非常高的了。但到目前为止,都没能看到一家运营商提供这类套餐。
小问题:电话没电就不能打跟接了;不知道光猫会不会死机;那个网络电视有没收费陷阱?
小调查:福建的光网合一的资费水平还行,算中低水平,不过没有100M的顶级带宽提供。
最坑爹的资费是杭州的100M的资费,高达1999/月。虽然有大量的分钟数以及高速网络还有多部手机甚至家庭监控,但个人印象还是非常不合适,像广东部分地区的100M宽带就比较合理,大概在400-600元/月。估计杭州没条件大面积提供高速宽带,才搞这种资费。
网络电视里面,SMG系统的频道居然比CCTV系统的频道还要多。具体原因不明。
小抱怨,一直不明白,为嘛一直没有无限畅打包,甚至1999套餐都没能提供无限畅打包。其实,多数人一个月就只能打那么多分钟,1000来分钟算非常非常高的了。但到目前为止,都没能看到一家运营商提供这类套餐。
星期一, 六月 20, 2011
动车hack
前段时间坐动车出行,时间比较多,车站里人也少,就研究了下动车的入口门禁。
入口门禁有一个读卡器、四个安全光栅,一个自动门,大概这些就是主要装备。
实验一、在未开检的情况下,读卡器拒读,反面也拒读,非法车票也拒读。
实验二、用专用设备检测,光栅的右边是发射器,左边是接收器,间距大概在10厘米左右。
实验三、未插入票的情况下,有物体挡住前面的光栅,门禁报警;有物体挡住后面的光栅,门禁同样报警,最后,同时挡体前后光栅,门禁仍然报警。
实验四、开检后、插入票,安全门打开后,用物体挡住光栅,人通过后,安全门不会自动关闭。
结论:安全门并没做到尽善尽美,如果我们在正常检票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用记号笔、贴纸、口香糖、甚至鼻涕来遮挡光栅,都可以导致光栅失效。进而实现"无障碍"门禁,这在春运期间意义重大。
入口门禁有一个读卡器、四个安全光栅,一个自动门,大概这些就是主要装备。
实验一、在未开检的情况下,读卡器拒读,反面也拒读,非法车票也拒读。
实验二、用专用设备检测,光栅的右边是发射器,左边是接收器,间距大概在10厘米左右。
实验三、未插入票的情况下,有物体挡住前面的光栅,门禁报警;有物体挡住后面的光栅,门禁同样报警,最后,同时挡体前后光栅,门禁仍然报警。
实验四、开检后、插入票,安全门打开后,用物体挡住光栅,人通过后,安全门不会自动关闭。
结论:安全门并没做到尽善尽美,如果我们在正常检票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用记号笔、贴纸、口香糖、甚至鼻涕来遮挡光栅,都可以导致光栅失效。进而实现"无障碍"门禁,这在春运期间意义重大。
订阅:
博文 (Atom)